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
出处:《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其一》
宋 · 王圭
岁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翠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翠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
注释
岁旱:连续干旱。俗忧:百姓忧虑。
嘉雨:喜雨。
群州:各州。
郊禾:田野里的庄稼。
薿薿:茂盛的样子。
宫瓦:皇宫的瓦片。
差差:闪烁的样子。
良弼:贤良辅臣。
为霖:如甘霖般。
宿望:众望所归。
精求:精心祈求。
西成:秋季的丰收。
登年候:丰收的预兆。
麦秋:秋天的麦熟。
翻译
连续干旱的春天让百姓忧虑,突然间普降喜雨润泽各州。田野里的庄稼茂盛如积翠,皇宫的瓦片闪烁着翡翠般的光泽。
贤良辅臣如甘霖般滋润大地,不负众望;神僧祈愿成真,化作雾气润物。
丰收在望,欣喜于今年的收成,更何况这新晴之日又迎来了麦熟的秋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喜悦与丰收的景象。开篇便点明了连绵的干旱与世间的忧虑,但随之而来的是普降的甘霖,遍及各州,使得郊野的禾苗长势茂密,如同积累的绿意。宫殿上的瓦片也因雨水濡润而显现出清新的翠色,仿佛要流淌下来。
诗中“良弼为霖辜宿望”一句,表达了人们对于久旱后的渴望,以及这场雨水如同对宿愿的偿还。接下来的“神僧作雾应精求”则是比喻,形容雨来得神奇而又恰到好处,如同高僧般的精准祈求。
最后两句,“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的期待与喜悦。在西边的成就中,有着对丰年的等待,而眼前这场雨后的晴朗天气,更是让人看到了麦子的成熟景象,预示着一个好收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于农事的关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