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忘出家地,终遂入山心
出处:《赠脂落上人住景泰寺》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景泰繇来久,诃林别一林。
无忘出家地,终遂入山心。
金界何烦施,白云元自深。
城头隐孤月,后夜上方寻。
无忘出家地,终遂入山心。
金界何烦施,白云元自深。
城头隐孤月,后夜上方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景泰寺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首句“景泰繇来久”,点明了寺庙历史悠久,暗示着这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接着“诃林别一林”一句,通过对比“诃林”与“别一林”,突出了寺庙环境的独特与宁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无忘出家地,终遂入山心”表达了僧人对出家生活的坚守与追求,即使身处繁华尘世,内心仍保持着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执着。这种精神境界,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哲学思想。
“金界何烦施,白云元自深”两句,以“金界”象征世俗世界的繁华与浮躁,而“白云”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外界物质的无关紧要,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最后,“城头隐孤月,后夜上方寻”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的静谧景象,月光洒在城头,显得格外孤独而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映射,暗示着在寂静的夜晚,僧人会独自寻找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