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宋 · 魏了翁
始余求诸社,穷巷窈而曲。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皆于此乎告。
趋闇不求阳,如丛祠而局。
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芗烛。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
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
于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
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
屋不受天阳,此岂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馀事踵相属。
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草阴荒蒙茸,林影乱朴樕。
其中有屋庐,其下主以木。
社稷风雨雷,皆于此乎告。
趋闇不求阳,如丛祠而局。
就简不辨方,如古墓而族。
引我拜乎上,高床被茵褥。
使我视所陈,纸币荐芗烛。
爵不以坫寘,酒不以茅缩。
牲不以碑丽,斋户不以宿。
于礼无所稽,承讹已云熟。
从之则咈余,不从亦违俗。
是心既不慊,虽暂亦为渎。
屋不受天阳,此岂容有屋。
先易其甚者,馀事踵相属。
其有不逮为,则以告新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遂宁社稷坛与风雷雨师之坛混为一区其间多悖礼者某偶摄郡事因为随事釐正》。诗中,作者描述了当地社稷坛与风雷雨师之坛混杂一处的情况,坛上的仪式显得不合传统礼仪,如祭祀器具简陋,程序混乱。诗人作为地方官员,感到有必要纠正这些不合习俗的现象。他表达了对不合礼制的不满,认为即使稍有违背,也对神明不敬。诗中体现了作者对于维护传统礼制的重视,以及改革的决心。整体风格质朴,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变迁和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