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卓哉余宣抚,守土当时艰全文

卓哉余宣抚,守土当时艰

出处:《钓鱼城
清 · 洪锡爵
宋代蜀中地,形胜钓鱼山。
雄师临十万,一夫足当关。
卓哉余宣抚,守土当时艰
招贤用奇策,筑垒诸砦间。
自昔燕云失,汴梁困力孱。
五国城边路,辛苦寄金环。
韩岳劳战伐,不奉二圣还。
暂驻西湖跸,半壁送潺湲。
矧兹东南首,中兴期朝班。
毳帐归沙漠,铁马却完颜。
水绝赪尾在,袅袅竹竿闲。
鹢舟瞿塘上,鸟道剑阁攀。
南诏剑花拂,西征弓月弯。
据险依古法,用智犹转圜。
琎璞本高隐,画堙犹斓斑。
士为知己用,胡乃终群蛮。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洪锡爵的《钓鱼城》描绘了蜀中钓鱼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上的军事战略。诗中首先赞美了钓鱼山的地理位置,认为其雄险足以抵挡十万敌军,凸显了宣抚的英勇与智谋。他招募贤才,构筑防御工事,对抗外敌入侵,如燕云失地后,坚守汴梁,甚至远至五国城,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诗中提到韩岳等将领的战功,以及南宋朝廷暂时驻扎西湖的艰难时刻,同时也表达了对东南地区的期望,期待中兴的到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中的细节,如水断赤尾鱼、竹竿悠闲,以及瞿塘峡的险峻和剑阁的崎岖。南诏的剑花和西征的弓月,象征着战斗的激烈和战术的巧妙。

最后,诗人借“琎璞”和“画堙”的典故,赞美了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强调了士人为知己效力的决心,即使面对蛮族也毫不退缩。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边防史的深入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