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出处:《赴调归忧时题壁》
宋 · 陈淳
上林一株木,其大千百围。
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
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
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
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
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
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
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
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
栽培自上古,婆娑荫八维。
云何岁月老,颓衰复颓衰。
守者勿灌溉,伐者交剥椎。
木根既不固,枝叶何所依。
心骨又有蠹,皮肤何能为。
安得善场师,转回阳春熙。
变却久悴态,如彼正茂时。
坐令万虫蚁,稍托庇命丝。
嗟嗟难尔必,慨然动长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上林:皇家园林。千百围:形容极其粗大。
婆娑:树木摇曳的样子。
八维:指四方上下和东西南北八个方向。
岁月老:岁月流逝,树龄增长。
颓衰:衰弱、衰退。
守者:看护树木的人。
灌溉:给植物浇水。
剥椎:砍伐树木。
心骨:比喻树的中心部分。
善场师:能改变命运的好师傅。
阳春熙:温暖的春天。
万虫蚁:各种小生物。
稍托庇命丝:勉强找到一点生存的依靠。
嗟嗟:感叹词,表示哀伤。
长悲:深深的悲伤。
翻译
上林中有一棵大树,其直径粗壮到百围之多。它自远古时期就被种植,繁茂的树冠遮蔽了八个方向。
为何岁月匆匆,使得它日渐衰老,衰败再衰败。
看护者啊,不要过多灌溉;砍伐者啊,交替剥削砍伐。
树根已不再稳固,枝叶何处寻找依托。
内心和骨架都受到蛀虫侵蚀,皮肉又能支撑多久。
哪里能找到救世的高人,让它重焕生机,沐浴春光。
让这长久憔悴的姿态改变,恢复如青春茂盛之时。
坐视万物寄居其中,哪怕只有一点点生存的希望。
唉,这怎能轻易实现,令人感慨万分,悲伤不已。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赴调归忧时题壁》,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诗中以一棵古老的树木作为象征,描述了它的巨大和历史悠久,曾经繁茂荫蔽四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逐渐衰老,根基不稳,枝叶凋零,遭受虫害侵袭。诗人感叹时间无情,呼吁有能者施以善策,让这棵老树重焕生机,哪怕只为微小的虫蚁提供庇护。诗人深感忧虑,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悲悯之情。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陈淳关注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