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宋 · 沈与求
黄昏雪打窗,夜雨破幽梦。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
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
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
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
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
心闲数造化,骨寒遭鬼弄。
那惊梅柳新,但饱藜藿供。
行须过田家,泥饮空社瓮。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
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
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
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
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
心闲数造化,骨寒遭鬼弄。
那惊梅柳新,但饱藜藿供。
行须过田家,泥饮空社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自然景象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黄昏雪打窗”,描绘了夜晚雪花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夜雨破幽梦”一句,将夜晚的雨声与人的梦境联系起来,暗示了外界环境对人心境的影响。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两句,通过晨光的温暖与冻结的池水对比,展现了冬日早晨的鲜明色彩和生机。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则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复苏迹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描绘了草尖上初露的绿意和虫鸣的热闹,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则通过土地的湿润和泉水的流动,表现了大地的复苏和生命的活力。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为人的情感复杂多变,而自然法则却有着其内在的规律。
最后,“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创造者的敬畏之情,认为万物生长是自然的旨意。“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对生命复苏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