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无戈回晚照,中流有柱挽颓澜
出处:《读明忠烈朱先生霞淑遗册》
清 · 魏一鳌
拂拭瑶篇光气寒,淋漓纸上见忠肝。
风鸣泉畔魂哀啸,雨洒霜林血染丹。
落日无戈回晚照,中流有柱挽颓澜。
我今心事凭谁说,泣拜先生仰面难。
风鸣泉畔魂哀啸,雨洒霜林血染丹。
落日无戈回晚照,中流有柱挽颓澜。
我今心事凭谁说,泣拜先生仰面难。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魏一鳌的《读明忠烈朱先生霞淑遗册》是一首深情而悲壮的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阅读朱先生遗稿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忠烈精神的敬仰和对故人的哀思。
首句“拂拭瑶篇光气寒”,以“瑶篇”喻指珍贵的遗书,通过“光气寒”三字,传达出遗稿中蕴含的深沉而崇高的精神力量,犹如寒光闪烁的宝剑,令人肃然起敬。
“淋漓纸上见忠肝”进一步强调了朱先生的忠诚之心,即使在纸面上,也能感受到他赤诚无私的肝胆,使读者深深感动。
接下来的两句“风鸣泉畔魂哀啸,雨洒霜林血染丹”,运用环境意象,将朱先生的英魂比作哀啸的泉边之风和经雨染红的霜林,形象地展现了他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
“落日无戈回晚照,中流有柱挽颓澜”则寓言式地表达了朱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如同落日余晖中的坚守者,犹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象征着他的忠诚和坚韧不拔。
最后,“我今心事凭谁说,泣拜先生仰面难”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的心事无法倾诉,只能含泪对着先生的遗像表达敬仰之情,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高度赞扬了朱先生的忠烈品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忠魂永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