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缓声》连《后缓声》,《大垂手》兼《小垂手》
明 · 张献翼
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
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
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
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
君不见古人祭天亦有尸,迎尸今日迎胡姬。
胡姬旧为门下客,曾问今宵是何夕。
今日寓其神,栖其魄,笑语若平生,欢宴未终毕。
坐上坐,身外身,此时此际相主宾。
存殁几时分两地,宾主何曾是两人。
谁谓君不起,音容忽凭几。
胡姬代君饮,胡姬代君语。
谁云君不知,对酒君不辞。
谁言君不见,肝肠在颜面。
两两为刍灵,侍立何亭亭。
不知向秀《思旧赋》,不为庾信《思旧铭》。
中郎虎贲意有托,不知为蝴蝶兮为螟蛉。
一杯酹先酒,二杯献吾友,三杯且共斟,停云在郊薮。
《前缓声》连《后缓声》,《大垂手》兼《小垂手》。
一弹遽沉吟,再弹怆已深,三弄犹自可,四奏伤知音。
君再生,我未死,相看半死生,何处分悲喜。
一声《薤露》杂《吴歈》,一唱《阳关》入《蒿里》。
思其人,到其堂,依然其处在,谁谓其人亡?予尝忤流俗,君偏嗜昌歜。
今日胡姬为主人,朝云朝露迫我身。
不及黄泉也相见,长踏陆土如沉沦。
为君歌,为君舞,酒到刘伶坟上土。
呜呼!酒到刘伶坟上土。
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
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
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
君不见古人祭天亦有尸,迎尸今日迎胡姬。
胡姬旧为门下客,曾问今宵是何夕。
今日寓其神,栖其魄,笑语若平生,欢宴未终毕。
坐上坐,身外身,此时此际相主宾。
存殁几时分两地,宾主何曾是两人。
谁谓君不起,音容忽凭几。
胡姬代君饮,胡姬代君语。
谁云君不知,对酒君不辞。
谁言君不见,肝肠在颜面。
两两为刍灵,侍立何亭亭。
不知向秀《思旧赋》,不为庾信《思旧铭》。
中郎虎贲意有托,不知为蝴蝶兮为螟蛉。
一杯酹先酒,二杯献吾友,三杯且共斟,停云在郊薮。
《前缓声》连《后缓声》,《大垂手》兼《小垂手》。
一弹遽沉吟,再弹怆已深,三弄犹自可,四奏伤知音。
君再生,我未死,相看半死生,何处分悲喜。
一声《薤露》杂《吴歈》,一唱《阳关》入《蒿里》。
思其人,到其堂,依然其处在,谁谓其人亡?予尝忤流俗,君偏嗜昌歜。
今日胡姬为主人,朝云朝露迫我身。
不及黄泉也相见,长踏陆土如沉沦。
为君歌,为君舞,酒到刘伶坟上土。
呜呼!酒到刘伶坟上土。
鉴赏
这首明代张献翼的诗《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人奏琵琶而乐之》以哀悼之情为主线,通过诗人再次经过刘会卿丧所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首句“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诗人以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从昔日的探访到今日的哀悼,突出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接着,“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表达了友情的消逝和孤独感的加深。
诗人回忆起与刘会卿的交往,感叹“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并想象着如果刘会卿还在,他们会如何相聚。“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描绘出他们往日的欢乐情景,反衬出如今的遗憾。
诗中引入胡姬作为象征,既是祭奠仪式的一部分,也是逝者精神的替代者。“胡姬代君饮,胡姬代君语”表达出对刘会卿无尽的思念和哀悼。音乐部分,“一弹遽沉吟,再弹怆已深”等句,通过琵琶的演奏,传达出悲伤的情绪。
最后,诗人感慨“酒到刘伶坟上土”,借酒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