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风送急,萤影月流新
出处:《客舍喜友人相访》
唐 · 贺兰朋吉
荒居无四邻,谁肯访来频。
古树秋中叶,他乡病里身。
雁声风送急,萤影月流新。
独为成名晚,多惭见友人。
古树秋中叶,他乡病里身。
雁声风送急,萤影月流新。
独为成名晚,多惭见友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荒居:荒芜的住所。无四邻:没有邻居。
谁肯:谁能愿意。
访来频:频繁来访。
古树:古老的树木。
他乡:异乡。
病里身:生病的身体。
雁声:大雁的叫声。
风送急:风吹得急促。
萤影:萤火虫的光影。
月流新:月光下的新意。
成名晚:成名较晚。
多惭:深感惭愧。
见友人:见到朋友。
翻译
我居住的地方荒凉无人,很少有人来访。在秋天的古树下,我身处异乡,疾病缠身。
大雁的叫声随着风传来,显得格外急切,萤火虫的光影在月光下流动着新鲜感。
我成名较晚,常常感到惭愧,因为很少能见到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荒居无四邻,谁肯访来频"表达了诗人在偏远之地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渴望。"古树秋中叶,他乡病里身"则透露出诗人因疾病而更添孤独感,古老的树木似乎也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
接下来的"雁声风送急,萤影月流新"用了两种意象,表达了一种急迫和新的开始。雁声代表了远行者或信息的传递,而萤光则是夜晚中微弱的光亮,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两句"独为成名晚,多惭见友人"显示出诗人对于自己迟缓而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自责,以及面对朋友时的羞愧。这里的"成名"可能指的是在世间有所建树,而"多惭"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和对友人的依赖。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居住环境、身体上的不适和内心的寂寞,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孤独中对于交流与理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