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美树多来巢,确土无报耕全文

美树多来巢,确土无报耕

出处:《答严隐之
宋 · 李复
美树多来巢,确土无报耕
不问彼如何,但责己所营。
闻昔荆有鸮,荆人恶其声。
自荆将迁吴,鸤鸠止其行。
尔欲人不恶,无若革尔鸣。
鸣声尚犹尔,荆吴无异情。
晋子父母邦,乡闾皆弟兄。
踽踽异嗜好,遽云居齐城。
齐虽山川殊,是非如晋明。
己私不自胜,齐人安肯平。
子行求吾诗,吾诗岂妄成。
赠子当发药,期子沉疴轻。

拼音版原文

měishùduōláicháoquèshìbàogēng

wèndànsuǒyíng

wénjīngyǒuxiāojīngrénèshēng

jīngjiāngqiānshījiūzhǐxíng

ěrrénèruòěrmíng

míngshēngshàngyóuěrjīngqíng

jìnbāngxiāngjiēxiōng

shìhǎoyúnchéng

suīshānchuānshūshìfēijìnmíng

shèngrénānkěnpíng

xíngqiúshīshīwàngchéng

zèngdāngyàochénqīng

翻译

美丽的树木引来许多鸟筑巢,坚固的土地无人来耕耘。
不关心他人如何,只反省自己的行为。
听说楚国有只猫头鹰,楚人厌恶它的叫声。
自从楚国要迁移到吴地,鸤鸠阻止了迁移的脚步。
你想要别人不讨厌你,就改掉你的叫声吧。
叫声依旧,那么楚吴两国的感情不会有变化。
晋公子视故乡如父母之邦,乡亲们如同兄弟。
他独自一人,爱好与众不同,突然说要住在齐城。
虽然齐地山川不同,但是非判断与晋国一样公正。
如果自己私心太重,齐人怎会轻易接受。
你来找我寻求诗歌,我的诗并非随意而成。
我把这首诗当作良药赠予你,希望它能帮你减轻病痛。

注释

巢:鸟巢。
确土:坚固的土地。
彼:他人。
责:反省。
荆:古代国名,楚国。
恶:厌恶。
吴:古代国名,吴国。
鸤鸠:一种鸟,鸤鸠(sī jū)。
嗜好:特殊的爱好或兴趣。
齐城:齐国的城市。
山川殊:山川地貌不同。
己私:个人私心。
期:期望。
沉疴:严重的疾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答严隐之》。诗中通过对比荆树与鸮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评价的思考。

“美树多来巢,确土无报耕。”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美丽的树木吸引了许多鸟类来此筑巢,而勤劳耕作的农田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努力与回报之间关系的感慨。

“不问彼如何,但责己所营。”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选择不去评价他人,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上,强调了内省和自律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闻昔荆有鸮,荆人恶其声。自荆将迁吴,鸤鸠止其行。”借用古代故事,讲述了荆树上的鸮鸟因其叫声不悦人耳而被迁往他地的传说,寓意着社会对个体行为和特质的评判与排斥。

“尔欲人不恶,无若革尔鸣。”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想要避免他人的嫌恶,就应该改变自己令人不快的一面。这既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

“鸣声尚犹尔,荆吴无异情。”这两句诗强调了即便是迁徙至新的居所,但其本性仍旧,人们的情感倾向也不会轻易改变。这不仅是对故事的点评,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晋子父母邦,乡闾皆弟兄。”诗人将视角转向晋地,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关系,在这里,每个居民都如同父母兄弟般团结和睦。

“踽踽异嗜好,遽云居齐城。”然而现实中,人们的喜好与追求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生活选择,诗人自己则选择在齐城定居。

“齐虽山川殊,是非如晋明。”尽管齐地与晋地在地理上有所不同,但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并不像晋地那样清晰明了。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感慨,以及个人在其中寻找立足之地的困难。

“己私不自胜,齐人安肯平。”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个人的私念,而这些私念往往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同时,他也质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够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最后两句:“子行求吾诗,吾诗岂妄成。赠子当发药,期子沉疴轻。”诗人在这里向友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并非随意堆砌,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如同良药一般,对朋友的心灵有所慰藉和帮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与社会、行为与评价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