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立尽扶疏影,一路清溪踏月回
出处:《梅花二十首 其十七》
宋 · 张道洽
天下无花白到梅,风前和我不尘埃。
崚嶒鹤骨霜中立,偃蹇龙身雪里来。
未许琼花为行辈,定教玉蕊作舆台。
夜深立尽扶疏影,一路清溪踏月回。
崚嶒鹤骨霜中立,偃蹇龙身雪里来。
未许琼花为行辈,定教玉蕊作舆台。
夜深立尽扶疏影,一路清溪踏月回。
注释
白到梅:形容梅花洁白无瑕。风前:指在风中。
崚嶒:形容山石高峻、突兀。
偃蹇:形容姿态傲慢或高傲。
琼花:传说中的仙花,比喻极美的花。
玉蕊:形容梅花花瓣如玉般晶莹。
扶疏影:稀疏的树影。
清溪:清澈的小溪。
月回:月光下归去。
翻译
世上没有花朵比梅花更洁白,它在风前与我同无尘埃。鹤骨嶙峋的梅花在寒霜中挺立,如同龙身傲然于白雪之中。
它不配与琼花同列,必定要让玉蕊俯首称臣。
深夜里,梅花独自站立在稀疏的光影中,踏着月色沿着清澈的小溪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独特风景。"天下无花白到梅,风前和我不尘埃"两句表明在严寒中,只有梅花依旧洁白,如同高洁的人格,不为世俗之尘埃所染。
接下来,"崚嶒鹤骨霜中立,偃蹇龙身雪里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气质。在严寒的霜冻中,梅花如鹤般挺立,其枝条曲折,如同龙形一般,在雪中缓缓延伸。
"未许琼花为行辈,定教玉蕊作舆台"则是说梅花不屑与其他普通的花朵相提并论,它坚持自己的高洁,不愿随波逐流,而是要用自己的纯净做为品格的象征。
最后,"夜深立尽扶疏影,一路清溪踏月回"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对梅花的欣赏,梅花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诗人沿着清澈的溪流,踏着月色返回,这一幕宛如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独特美的描绘,以及它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坚强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