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
出处:《寄怀欧桢伯》
明 · 黎民表
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
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
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
骊珠照海浦,鳌钓落沧洲。
迹岂求田系,心缘揽桂留。
三冬殊物候,一水隔离忧。
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
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
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
骊珠照海浦,鳌钓落沧洲。
迹岂求田系,心缘揽桂留。
三冬殊物候,一水隔离忧。
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寄怀欧桢伯》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联“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华的厌倦,选择在简陋的屋舍中过着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通过兰花和橘子的意象,展现出诗人田园生活的惬意,暗示时光如四季更迭。
“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引用典故,借羊仲和王子猷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欧桢伯的怀念,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后两句“骊珠照海浦,鳌钓落沧洲”则以瑰丽的想象,描绘出一幅辽阔而神秘的画面,寓言诗人对欧桢伯的期待和祝福。
“迹岂求田系,心缘揽桂留”进一步表明诗人并非单纯追求物质的安定,而是内心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接下来的“三冬殊物候,一水隔离忧”表达了即使相隔遥远,诗人的心仍能跨越山水,传达关怀。
最后,“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团聚的心情,然而现实中的风烟阻隔,使得这份期待充满了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