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古松大道边,白昼暝色行苍烟
出处:《全州古松歌》
明 · 严嵩
全州古松大道边,白昼暝色行苍烟。
溪回路转不知数,直至兴安阴接连。
蛟龙拿空势欲舞,往往呼号作风雨。
大枝屈铁少枝盘,偃蹇突怒如相忤。
时复一株罗樵斧,槎牙无枝形独古。
谁栽此松经几祀,国初太守名犹记。
胜迹曾留学士题,繁阴长与行人憩。
松风冷冷山寂寥,松月皎皎明清霄。
遥想山中风月下,定有鹤仙吹玉箫。
溪回路转不知数,直至兴安阴接连。
蛟龙拿空势欲舞,往往呼号作风雨。
大枝屈铁少枝盘,偃蹇突怒如相忤。
时复一株罗樵斧,槎牙无枝形独古。
谁栽此松经几祀,国初太守名犹记。
胜迹曾留学士题,繁阴长与行人憩。
松风冷冷山寂寥,松月皎皎明清霄。
遥想山中风月下,定有鹤仙吹玉箫。
鉴赏
这首《全州古松歌》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描绘了全州古松大道的壮丽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历史之感。
开篇“全州古松大道边,白昼暝色行苍烟”,以“白昼暝色”描绘出古松大道在日暮时分的独特景象,苍烟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溪回路转不知数,直至兴安阴接连”,通过溪流与山路的曲折蜿蜒,引人进入一个未知而又充满探索乐趣的世界,直到抵达兴安,阴云连绵,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蛟龙拿空势欲舞,往往呼号作风雨”,运用比喻手法,将古松比作腾空欲舞的蛟龙,其气势磅礴,仿佛能呼风唤雨,展现出古松的雄伟与生命力。接下来“大枝屈铁少枝盘,偃蹇突怒如相忤”,细致描绘了古松的形态,大枝弯曲如铁,少枝盘旋,形态各异,或偃蹇突怒,仿佛在相互争斗,生动形象。
“时复一株罗樵斧,槎牙无枝形独古”,描述了古松间偶尔可见被砍伐的痕迹,但整体形态依然古朴独特,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坚韧。最后,“谁栽此松经几祀,国初太守名犹记”,表达了对栽种古松者的敬意与怀念,以及对历史的追忆。
“胜迹曾留学士题,繁阴长与行人憩”,指出古松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印记,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息之处,增添了人文气息。接着“松风冷冷山寂寥,松月皎皎明清霄”,描绘了夜晚古松边的静谧与清冷,以及月光下松树的明亮与高洁。
“遥想山中风月下,定有鹤仙吹玉箫”,以想象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山中风月、鹤仙吹箫的仙境画面,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综上所述,《全州古松歌》不仅展现了古松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历史、文化、自然与人文的多重意义,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