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出处:《赠龙岩上人草书》
元 · 蒲道源
韩云浮屠多技能,祗今复见龙岩僧。
高閒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
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
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
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
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
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
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
高閒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
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
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
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
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
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
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
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赠龙岩上人草书》,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草书艺术的魅力与龙岩上人的高超技艺。
诗中首先赞美了草书的技能,将草书比作浮屠(佛塔)的多种技艺,引出对龙岩上人的敬仰。接着,通过“手追心慕”、“笔底涣然”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龙岩上人练习草书的过程,以及其作品的流畅与自然。随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云烟结瞑”、“雷电索怪”、“悬崖百寻”、“老树千岁”等意象,展现了草书作品的磅礴气势和生动景象,仿佛能听到鬼神的哭泣,看到蛟龙的腾跃,感受到瀑布的奔流和寒藤的垂挂,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诗中提到草书作品的材质——纸张,暗示了作品的珍贵性,并提及了其他草书大家如雪庵、都城颜扁等人的成就,以此衬托出龙岩上人的独特地位和贡献。诗中还表达了希望龙岩上人能进一步追求草书的最高境界,避免被他人独享赞誉的愿望,体现了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书艺术的赞美和对龙岩上人技艺的颂扬,不仅展现了草书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