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锄
出处:《沟西》
宋 · 王安石
沟西直下看芙蕖,叶底三三两两鱼。
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锄。
若比濠梁应更乐,近人浑不畏舂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芙蕖:芙蕖指荷花,古时也称莲花。濠梁:濠梁出自《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指濠水上的桥,常用来比喻超然物外的乐趣。
乐:此处指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乐趣。
舂锄:舂锄指农具,这里代指农夫劳作的声音。
翻译
在沟渠的西边向下望去,可以看到荷花,荷叶底下有三三两两的鱼儿游动。如果与濠梁之乐相比,这些鱼儿可能更加自在快乐,因为它们离人们很近,完全不怕农夫的舂锄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风光,诗人站在沟边向下望去,看见水中生长着芙蕖(一种水生植物),在叶子间有三三两两的鱼儿嬉戏。诗人感慨地说,如果能与古时的濠梁美景相比,这里的景色也应该更为宜人。然而,现代的人们却不再珍视这样的田园生活,而是忙于追求物质利益,对待这份自然之乐漠不关心,甚至有些畏惧农事劳作中的犁锄。
诗中通过对比古今、赞美自然和批评现实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思。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运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