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出处:《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宋 · 王洋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
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
当年困流俗,钻纸如痴蝇。
一朝脱尘网,决若飞鸟惊。
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
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
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
忽然辨疆域,独得分专城。
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行:旅行者的行程。萧条:荒凉、冷清。
物态:万物的状态。
寒冰:寒冷如冰。
松窗人:住在松林窗户边的人。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慕幽禅:向往幽静的禅修。
怀抱彻:内心清澈。
钻纸:比喻艰难地工作。
痴蝇:形容极度专注。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决若:像……一样突然。
斋盂:斋戒时的饮食。
后辈:晚辈学生。
卧氎:卧床休息。
老生:年长者。
推先鸣:引领先声,指发言或行动领先。
精粗:精细与粗糙。
评:评价。
疆域:界限。
专城:独自占据的一片天地。
物外:超脱世俗。
毛发轻:身心轻松。
馀事:琐事。
纯精:纯粹的境界。
卑微:出身低微。
利与名:名利。
持身:持守自己的行为。
遁情:逃避情感。
心虑:心中的忧虑。
由平:得到平静。
再拜:再次拜谢。
寄声:传递消息。
翻译
旅行者行走在荒凉之地,万物景象冷若寒冰。询问松窗边的人,长久在外有何打算?
回答说向往深沉的禅修,内心纯净无杂念。
过去在世俗中挣扎,像只痴迷的苍蝇钻纸般辛苦。
一旦脱离尘世束缚,就像飞鸟般突然解脱。
斋戒和学习留给后辈,我则陪伴老者静养。
从此在人群中,常常引领先声。
这道路无需刻意学习,精细粗略难以评判。
忽然间明白界限,独自占据一片天地。
超脱世俗的心境极佳,醒来感觉身心轻松。
不再执着于琐事,自然达到纯粹的境界。
同情你出身低微,也被名利所束缚。
你持身行事带着遗憾,描绘事物多有逃避现实之意。
以此在世间游走,心中忧虑如何平息。
再次拜谢师长的教诲,有空常来信告知近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的季节中行走的情景,周遭环境如同冰一般冷漠。他向一位隐居的人询问长久漂泊之后应该如何安身立命。隐者回答说,他自己则是怀抱禅意,追求心灵的清净。在过去,自己也曾深陷世俗之中,如同纸上的痴蝇一般无法自拔。但某一天,我终于脱离了尘世的羁绊,就像惊飞的鸟儿一样。隐者继续说,他现在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年老的僧侣为伴,往来于佛法之间,经常被推崇为先知先觉。这条道本无所谓学问,不分精粗。但忽然间,我辨识了自己的疆域,独自获得了一片净土。物欲之外,我拥抱的是好的东西,醒来时发现我的毛发变得轻盈。其他琐事都不放在心上,自然而然地造就纯净和精进。我怜悯你生于卑微的境遇,也被名利所束缚。保持身心的清净,怀抱着对世事的遗憾,对万物多有遁藏的情感。以这样的心态游历在世间,我的心虑又如何能够平静?最后,再次向师父致意,得以安闲,经常寄送我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旅人的提问和隐者的回答,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追求精神层面的清净与自在。诗中运用了禅宗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借鉴,表达了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