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全文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
皋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注释

丙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丙子年。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十有三:古文中的数字表达,即十三。
挝鞞:敲击战鼓。
伐鼓:击鼓出征。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皋亭山:古代地名,在今浙江杭州附近。
宰执:古代官职,指宰相或执政官员。
似醉酣:看起来像喝得很醉的样子。

翻译

丙子年正月十三日,击鼓进军南下江南。
皋亭山上升起青烟袅袅,宰相们饮酒作乐仿佛已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景象。"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一句,以日期为起点,通过战鼓的声音和军队的行动,展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皋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则透露出战争中统治者的无奈与困惑,他们或许在山上观望战况,只见到一片迷雾般的青烟,这种情形让他们仿佛处于醉酒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混乱与无助。同时,也反映出统治阶级在动荡时期的迷茫与无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几笔简洁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