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出处:《酬章序臣二首 其二》
宋 · 王之道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注释
老懒:形容人非常懒散。观梅:观赏梅花。
喜见花:因看到花而感到高兴。
聊复:姑且,随便。
君家:指对方的住所。
清香:清淡的香气。
扑袂:扑到衣袖上。
春信:春天的信息。
疏影:稀疏的树影。
日华:阳光。
小小池塘:不大但景色宜人的池塘。
掩映:互相遮掩,互相衬托。
依依:形容杨柳轻柔的样子。
漫交加:随意交错。
和羹风味:比喻事物的风味或风格。
今犹古:古今如一,不变。
回首:回顾。
青青:青翠的颜色,代指过去的时光。
遂有涯:就有了尽头,暗示时光流逝。
翻译
我懒于赏梅,却因见到花开而欣喜,随意折下一枝送给你。清新的梅花香气拂过衣袖,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稀疏的树影在窗户上摇曳,借着阳光的光辉。
小小的池塘被花草树木环绕,杨柳随风轻轻交错。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梅花的美味风味始终如一,回望过去,那青翠的景象仿佛有了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酬章序臣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赏梅与友人交流情感的诗歌。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开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一枝”不仅指实物,也象征着友情的传递。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好和诗人赏心悦目的状态。“清香扑袂”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传春信”则意味着这香气是春天的信息传递者;“疏影摇窗”画出了窗前梅树枝头舞动的景象,而“借日华”表明诗人在享受阳光与梅花相互辉映的美丽。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这两句转向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小环境。池塘、小溪被树木和花草所环绕,显得格外宁静;而“依依杨柳”则是对柔软垂挂的杨柳枝条的细腻描写。
最后,“和羹风味今犹古,回首青青遂有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羹”指的是一种古代的美食,而“风味今犹古”则说明这种美食至今仍可品尝,保留着古人的风味;“回首青青遂有涯”中,“青青”可能是指时光或景物的持续与延续,诗人通过回望过去,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归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自然环境和传统美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他对于友谊、传统文化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