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
出处:《华严瀑》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纵知瀑来处,去处有谁知。
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
雪花舂石色,雾气变岩姿。
可怪奔驰者,徘徊空自奇。
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
雪花舂石色,雾气变岩姿。
可怪奔驰者,徘徊空自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华严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所作。诗中描绘了瀑布的源头和其奔流的过程,展现出瀑布的神秘与壮观。首句“纵知瀑来处”暗示瀑布源头不易察觉,次句“去处有谁知”强调其未知的尽头,体现了瀑布的深邃和难以穷尽的特点。
“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进一步描绘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的景象,即使深入涧底三百尺,也无法探明其真正的终点,给人以无尽遐想。接下来两句“雪花舂石色,雾气变岩姿”,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捣碎冰雪的力道,以及因水汽蒸腾而使岩石形态变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冲击力和动态美。
最后两句“可怪奔驰者,徘徊空自奇”,诗人借瀑布的奔流不息,感叹那些匆匆忙忙的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却只是徘徊欣赏,未能领悟其深远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华严瀑,寓言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