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
出处:《祈雨歌》
宋 · 白玉蟾
天地聋,日月瞽,人间亢旱不为雨。
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
待吾骑鹤下扶桑,叱起倦龙与一斧。
奎星以下亢阳神,缚以铁札送酆府。
驱雷公,役电母,须叟天地间,风云自吞吐。
叻火老将擅神武,一滴天上金瓶水,满空飞线若机杼。
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
有人饶舌告人主,未几寻问行雨仙,人在长江一声橹。
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诉苦。
待吾骑鹤下扶桑,叱起倦龙与一斧。
奎星以下亢阳神,缚以铁札送酆府。
驱雷公,役电母,须叟天地间,风云自吞吐。
叻火老将擅神武,一滴天上金瓶水,满空飞线若机杼。
化作四天凉,扫却天下暑。
有人饶舌告人主,未几寻问行雨仙,人在长江一声橹。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天地聋:形容天地失去听觉。日月瞽:比喻日月失去光明。
亢旱:严重的干旱。
天上快活人:指天庭中的神仙。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极远之地。
倦龙:象征沉睡的龙,可能指云雨之神。
奎星: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与天气有关。
亢阳神:指太阳神或导致炎热的神祇。
铁札:铁链,象征束缚。
酆府:阴间、地狱。
雷公:雷神。
电母:电神。
叻火老将:可能指有威力的神将。
金瓶水:象征珍贵的雨水。
长江:中国的最长河流,常用来象征广阔的大自然。
一声橹:船夫摇橹的声音,象征人间活动。
翻译
天地失聪,日月失明,人间干旱却没有降雨。山河疲惫,草木凋零,天上的快乐人们却在诉说苦楚。
等我骑着仙鹤从扶桑而来,唤醒疲倦的龙并挥动斧头。
奎星以下的亢阳之神,被铁链束缚送往阴曹地府。
驱使雷公,役使电母,在瞬间之间,天地间风雨翻腾。
叻火老将威猛无比,一滴天上的金瓶水,洒落空中如织布机般飞舞。
化作四面清风,扫除世间酷暑。
有人多嘴告诉君主,不久后询问行雨的仙人,只听见长江上船夫的摇橹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自然景象,天空失去了生机与声音,日月也变得昏暗无光。人间由于长时间未降雨,山河、草木都显得憔悴枯萎。诗中的主人公渴望下雨,决定骑鹤去到扶桑(传说中的一种仙境)寻求帮助,用斧头命令倦懒的龙神出动,为人们带来雨水。在这过程中,奎星以下的亢阳之神被用铁链绑缚送往酆都(古代迷信中的地府),通过驱使雷公和役使电母,在短时间内改变天气,让风云自行变化。诗中还提到叻火老将擅长神武,能够控制天上金瓶中的水,一滴水就能满空飞扬,如同机杼织造一般,化作四方的凉意,扫除整个世界的炎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行雨仙的寻找,以及有人向统治者报告此事,不久后便有人去询问这位能够引来雨水的神仙。最终,在长江的一声响雷中,人们期待着雨水的降临。整首诗充满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和天气变化的心理和愿望,以及通过神话故事和超自然力量来解释和控制这些自然现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