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出处:《题灵惠》
宋 · 郑域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逸民:隐居的人,指不与世俗交往的人。近人迹:接近人群或被人发现的地方。
尺五天:形容极高之处,古人认为天离地只有五尺。
窟宅:龙的巢穴或居所。
霖雨:连绵的大雨,比喻恩泽或急需的雨水。
耽睡癖:沉溺于睡眠,形容懒散、无所事事。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空碧:形容天空清澈蔚蓝。
妄施:随意、无端地使用。
惮劳瘠:畏惧劳累,形容懒惰。
翻译
高山如同隐居之人,不愿接近人群。它孤独而陡峭,仿佛接近天边,能容纳数百之众。
无需召唤,龙自会来栖息,那里是它们的巢穴。
世间期盼甘霖降临,为何你却沉溺于懒散之中?
现在我呼唤风神飞廉,带你飞上蔚蓝的天空。
我的鞭子不会随意挥舞,你不必害怕劳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峻独立的山峰,如同隐居的高士,远离尘世纷扰,孤峭耸立在咫尺之遥的天空中,其内部深邃广阔,足以容纳数百之众。诗人以山比喻高洁之士,暗示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着超然的态度。
然而,尽管山不主动寻求龙的栖息,但其下的洞穴却成为龙的府邸,象征着即使不刻意招引,也有贤才自会聚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龙一样潜藏于世,等待时机展现才华。
接着,诗人呼唤风神飞廉,意欲驱使它将这座山带到空中,寓意唤醒沉睡的贤者,让他们接受天下的期盼和期待。诗人强调自己的行为不会随意,只会谨慎地激励,希望得到回应,而不是让人才继续沉迷于安逸。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隐士的赞美,也寄寓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呼唤,体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