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出处:《爱苍示听松诗因及涛园种松事赋此答之》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般若台前涛园的景象,松涛阵阵,仿佛山石都为之翻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岁月的沧桑。诗人以“乌山戴石”、“石上翻涛”等生动比喻,展现出园中松树的坚韧与自然景观的壮丽。他感慨山荒松老,虽被遗忘但仍有瓯香之美名流传。
诗中提到涛园由园林变为祠堂,新松陪伴着年迈的园主,流露出对时光变迁和人事代谢的深深感慨。诗人询问友人离世已有多时,感叹世事如梦,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他对松树的赞美,寓含了对坚贞不屈精神的崇尚,以及对友人精神的怀念。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只能在夜晚倾听涛声,仿佛能感受到友人的灵魂与松树相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松树坚韧品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