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一苦行僧,鹄形尼干面全文
有一苦行僧,鹄形尼干面
丈八铁锒铛,项锁复腰缠。
胡跪合掌言,沙门有深愿。
不爱摩衲衣,不乞伊蒲馔。
公是白尚书,灵山旧法眷。
为我施词组,欲作西归传。
我已堕疑城,地狱急如箭。
斗大青莲花,对眼未能见。
汝缚汝自解,无缚汝从便。
有言添汝缚,无言当汝荐。
何烦贤圣偈,况乃凡夫谚。
勿学文畅师,生买昌黎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苦行僧的形象,他以奇特的外貌和行为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身着鹄形尼干面,颈戴铁锒铛,腰缠铁链,显得异常严肃与神秘。他独自在街市中行走,不与他人交流,只等待某个人给予他一句话的赠言。

诗中的僧人并非寻求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或启示。他不关心衣物和食物,这表明他追求的是心灵的解脱而非物质的满足。他的行为和言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愿望,似乎在寻求某种超脱世俗的真理。

诗人王世贞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同情和理解。他提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疑惑的困境,如同身处地狱的箭矢般紧迫。然而,面对这位僧人,他却无法直接看到那斗大的青莲花,象征着真理或解脱的象征物。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对真理的渴望。

诗中还提到了“汝缚汝自解,无缚汝从便”,意味着僧人自身束缚着自己,只有他自己能够解开这些束缚。这反映了佛教中关于自我救赎和解脱的观念。同时,“有言添汝缚,无言当汝荐”则强调了言语的力量,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都可能成为束缚或解脱的因素。

最后,诗人告诫不要效仿文畅师,即不要过于依赖文字和言语来寻求解脱,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和内心体验来达到真正的自由。这体现了对传统智慧和现代思想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内在探索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苦行僧形象的描绘,探讨了精神追求、自我救赎、言语的力量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反思等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