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
出处:《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
唐 · 钱起
舍下虎溪径,烟霞入暝开。
柴门兼竹静,山月与僧来。
心瑩红莲水,言忘绿茗杯。
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
柴门兼竹静,山月与僧来。
心瑩红莲水,言忘绿茗杯。
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
注释
舍下:自家。虎溪径:虎溪的小路。
烟霞:云雾和晚霞。
暝:傍晚。
柴门:简陋的木门。
竹静:竹林宁静。
山月:山上的月亮。
僧来:僧人到来。
心莹:内心明亮。
红莲水:红莲盛开的水面。
言忘:谈话中忘记。
绿茗杯:绿色的茶杯。
前峰:前方的山峰。
曙:黎明。
斜汉:斜阳。
西回:向西落下。
翻译
我家附近的虎溪小路,傍晚时分烟霞弥漫,景色宜人。简陋的柴门前,竹林幽静,山月伴着僧人徐徐而来。
心中清澈如红莲盛开在水中,交谈中忘记了品茗的绿茗杯。
东方的山峰在晨光中更加秀丽,斜阳即将西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山中独坐时的宁静与喜悦之情。开篇“舍下虎溪径,烟霞入暝开”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选择一条幽深的小路作为自己的归宿,这里的“虎溪径”和“烟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柴门兼竹静,山月与僧来”描述了诗人居所的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柴门”、“竹静”和“山月”共同构建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画面,而“与僧来”则暗示了诗人的生活与佛教修行紧密相关。
“心莹红莲水,言忘绿茗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澈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这里的“心莹”形容心灵之清净,“红莲水”象征着纯洁无染,而“言忘绿茗杯”则是说诗人在品茶时甚至忘记了语言,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写出了诗人对未来和解脱的向往。这里的“前峰曙更好”可能是指山中的景色在日出时分特别美丽,而“斜汉欲西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摆脱尘世羁绊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对于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