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大帅亦雄杰,艰难百战扬麾旌
出处:《义士行书张炳元传后》
清 · 谭廷献
班超布衣一诸生,奇功三十六人成。
奇功绝域尚可立,胡乃义士歼名城。
谁与男子张应庚,宛转虎口蓐棘荆。
翻城反正再三试,云作死气鼓死声。
气经百折不少挫,事败狂寇魂犹惊。
是时大帅亦雄杰,艰难百战扬麾旌。
一念持重事机失,坐甲遂老十万兵。
西风秦淮草不青,汉月犹照将军营。
卅年高歌洗兵马,来吊国殇胸不平。
伊子悲歌向燕市,田生握手浊酒倾。
奇闻涕泪述同志,烈士骨相终徇名。
辱哉降官亦男子,朽骨遗臭迷纵横。
至今王夜蒋山上,义士精气为列星。
奇功绝域尚可立,胡乃义士歼名城。
谁与男子张应庚,宛转虎口蓐棘荆。
翻城反正再三试,云作死气鼓死声。
气经百折不少挫,事败狂寇魂犹惊。
是时大帅亦雄杰,艰难百战扬麾旌。
一念持重事机失,坐甲遂老十万兵。
西风秦淮草不青,汉月犹照将军营。
卅年高歌洗兵马,来吊国殇胸不平。
伊子悲歌向燕市,田生握手浊酒倾。
奇闻涕泪述同志,烈士骨相终徇名。
辱哉降官亦男子,朽骨遗臭迷纵横。
至今王夜蒋山上,义士精气为列星。
鉴赏
这首清代谭廷献的《义士行书张炳元传后》是一首叙事诗,以班超和张炳元两位历史人物为原型,赞扬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节操。诗中通过描绘班超出身低微却建立奇功,以及张炳元在困境中坚守忠诚,反复抗争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班超布衣一诸生"开篇点出班超的平民身份和非凡成就,"奇功三十六人成"强调其功绩之大。接下来的诗句"胡乃义士歼名城",对比了班超在边疆建立的功勋与张炳元在国内坚守的义举,两者同样令人敬佩。
"谁与男子张应庚"引入张炳元的形象,"宛转虎口蓐棘荆"形容他在危险中的智勇,"翻城反正再三试"则描绘了他的多次抗争。"云作死气鼓死声"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战斗的惨烈。
"气经百折不少挫"赞美张炳元的坚韧,"事败狂寇魂犹惊"则写出他的影响力。"大帅雄杰"与"持重事机失"形成对比,暗示了决策失误导致的后果。
最后,诗人感慨"西风秦淮草不青",表达对英雄的怀念,"汉月犹照将军营"象征他们的精神永存。"伊子悲歌向燕市"引用典故,"烈士骨相终徇名"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辱哉降官"批评那些投降者的无耻,"朽骨遗臭"进一步贬斥他们。而"义士精气为列星"则以星辰比喻他们的英灵,永远照耀在蒋山之上。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对两位义士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与英勇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