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
出处:《次韵张侍御叔亨见寄》
明 · 陈献章
月出不扃溪上门,白头渔父向人言。
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
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
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
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
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
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次韵张侍御叔亨见寄(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月出不扃溪上门”,写夜晚月光洒落溪边,门扉半掩,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白头渔父向人言”,渔翁虽已年迈,却依然与人交谈,显示出他的淳朴和热情。
“扁舟自唱濯缨曲”描绘渔父在扁舟中独自歌唱,洗涤尘世之累,表达了他对明主恩德的感激之情。“四海共知明主恩”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恩的普遍性,暗示明主的仁政深入人心。
“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两句,渔父的生活简朴,自酿自饮,写字时还常常拨弄茅草根,流露出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
最后,“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过上这样闲适生活的相思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父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明主仁政的赞美,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隐逸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