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上下绝遮栏,露出太白庵中主
出处:《偈颂九十三首 其三十二》
宋 · 释梵琮
今朝二月二十五,等闲触发千钧弩。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
四围上下绝遮栏,露出太白庵中主。
去岁因丧本师归,未免声声叫冤苦。
苦中乐,乐中苦。
喝退慈明旧日婆,移凶就吉改坟墓。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红似雨。
先师面目俨然存,分付老坚坚收取。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
四围上下绝遮栏,露出太白庵中主。
去岁因丧本师归,未免声声叫冤苦。
苦中乐,乐中苦。
喝退慈明旧日婆,移凶就吉改坟墓。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红似雨。
先师面目俨然存,分付老坚坚收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梵琮所作的偈颂,以日常生活中寻常的场景表达深刻的禅意。诗中以“今朝二月二十五”起笔,看似平淡,实则寓含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变化。接下来的“等闲触发千钧弩”比喻心境的突然转变,如同拉开强弓,暗示内心的激荡。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描绘出精准而有力的行动,象征着直指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四周无遮拦,太白庵中的主人(可能指禅师自己)显露无遗,表现出对自我认知的清晰和坦诚。“去岁因丧本师归”则透露出对师承的怀念和失去的哀痛,但诗人通过“喝退慈明旧日婆,移凶就吉改坟墓”表达了从悲痛中找到转机,化悲为喜的决心。
“南溪流水青如螺,深居落花红似雨”描绘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净化。最后两句“先师面目俨然存,分付老坚坚收取”,表达了对已故师父的深深怀念以及遵循教诲的决心。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禅意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生死、苦乐和修行的理解,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