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全文

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

出处:《春旱
宋 · 苏辙
旧俸存无几,生齿日益多。
敝庐虽粗完,空廪无麦禾。
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
谁能持只鸡,一酹邢山阿。
饥寒谁相念,幸龙未见呵。
去年投虎头,叩门用干戈。
邂逅一尺雨,岂复阴阳和。
幽明初不隔,诚意岂在多。
恻然上通天,矧此一盘涡。
云兴雨随至,父老行且歌。

拼音版原文

jiùfèngcúnshēng齿chǐduō

suīwánkōnglǐnmài

shǒuzhǒngèrqǐngtiánnàichūnhàn

shuínéngchízhīlèixíngshānā

hánshuíxiāngniànxìnglóngwèijiàn

niántóutóukòuményònggān

xièhòuchǐyīnyáng

yōumíngchūchéngzàiduō

ránshàngtōngtiānshěnpán

yúnxīngsuízhìlǎoxíngqiě

翻译

过去的俸禄所剩无几,人口却一天天增多。
破旧的房子虽然勉强完整,但粮仓里没有麦子和稻谷。
首先开垦了两顷田地,但面对这春旱怎么办呢?
谁能带着一只鸡,到邢山那里祭奠祈福。
饥饿寒冷中无人挂念,幸好龙王还未发怒。
去年我求助于权势,敲门时动用了武器。
偶然间下了一场小雨,难道能恢复天地间的和谐?
生死界限原本不分明,真诚的心意并不在于多寡。
我满怀悲悯仰望天空,更何况人间还有如此困境。
随着乌云的兴起,雨水随之而来,乡亲们将要歌唱庆祝。

注释

生齿:人口。
敝庐:破旧的房屋。
空廪:空荡荡的仓库。
邢山:地名,可能象征祈祷的对象。
干戈:兵器,这里指求助的手段。
邂逅:偶然遇到。
幽明:生死。
诚意:真心实意。
一盘涡:比喻复杂混乱的局面。
父老:老年人,村民。
行且歌:边走边唱,表示喜悦或庆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春旱》,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家庭生活的艰辛和个人内心的忧虑。首联“旧俸存无几,生齿日益多”表达了诗人收入微薄而人口增长的困境。接着,“敝庐虽粗完,空廪无麦禾”写出了家中粮食短缺的情况,田地因春旱无法种植。

“首种二顷田,奈此春旱何”流露出对干旱的无奈,诗人希望能通过辛勤劳动来应对灾情。“谁能持只鸡,一酹邢山阿”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灵的祈求,希望得到降雨的恩赐。“饥寒谁相念,幸龙未见呵”暗示了对社会关怀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去年投虎头,叩门用干戈”回忆了去年的困境,可能是指遭遇官府或其他困难时不得不求助于武力。“邂逅一尺雨,岂复阴阳和”表达了对意外降雨的感激,认为这是天地和合的象征。“幽明初不隔,诚意岂在多”强调真诚的心意超越形式,即使在困厄中也能向上天传达。

最后两句“云兴雨随至,父老行且歌”描绘出雨后村民欢庆的场景,象征着希望的到来和生活的复苏。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