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全文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出处:《西楼秋晚
宋 · 范成大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璿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拼音版原文

lóuqiánchùchùchángqiūtáiyǎngxuánsháoyòuhuí

cánshǔsuíliángyànxiǎochūnyìngwèihǎitánglái

chóutiānyuǎnshītuōànshānhéngshuìyǒuméi

qíngmǎnchuāngsàntóngláiànhuī

注释

秋苔:秋天生长的青苔,常用来形容环境的荒凉或静寂。
璿杓:古代星图中的北斗七星,这里指代时间的流转。
残暑:夏季剩余的炎热。
小春:农历中指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逐渐转暖。
客愁:旅居他乡的忧虑。
吏案:官府的公文或案件,引申为公务或职责。
睡有媒:形容因公务繁忙而难以入睡。
凫鹜:野鸭和鸳鸯一类的水鸟。
巴童:四川等地的儿童。
鸭炉灰:烧鸭子时的炉灰,可能指烹饪之事。

翻译

楼前草木长满了秋天的青苔,抬头低头间,北斗七星又要转回原位。
夏天的余热已经随着归巢的燕子离去,春天的小序应该随着盛开的海棠到来。
客居他乡的忧愁因天高而无处寄托,繁重的官事使我在山案前昏昏欲睡。
晴朗的日子里,窗外的野鸭群散开,巴地的孩童前来添加鸭子烹煮的木炭灰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西楼的景象。诗人站在楼前,看到长满秋苔的地面,抬头望见北斗七星(璿杓)即将西沉。暑气已消,梁上的燕子离去,预示着小春的到来,海棠花也将绽放。诗人的客居之愁无处寄托,只能在堆积如山的文案中勉强打个盹。窗外晴空万里,野鸭悠闲地散开,远处传来巴童烧鸭炉灰的声音,增添了宁静而寂寥的气氛。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清冷和诗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