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非隐亦非吏,仲元不惠仍不夷
出处:《方仕致仕》
宋 · 刘攽
在家出家古有此,方仕致仕吾自嗤。
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
息交便尔宾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
山涛非隐亦非吏,仲元不惠仍不夷。
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
息交便尔宾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
山涛非隐亦非吏,仲元不惠仍不夷。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名为《方仕致仕》。诗中表达了对仕途与归隐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对比。
首句“在家出家古有此”,诗人以古代在家修行的和尚为引子,提出在家与出家的生活方式同样可以达到精神上的修行与解脱。接着,“方仕致仕吾自嗤”一句,诗人自嘲自己对于仕途生涯的追求与放弃,暗示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与不满。
“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宁静的夜晚安然入眠,如同得到了象征长寿的几杖;而散发(即披散头发)则象征着自由自在,期待在田野间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息交便尔宾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选择与世隔绝,不再结交朋友,也不再参与繁琐的事务。在这里,“省事”意味着减少不必要的事务和责任,而“课最为”可能是指对学业或职务的严格要求,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清净的追求。
最后两句“山涛非隐亦非吏,仲元不惠仍不夷。”引用了历史人物山涛和王安石的例子,山涛既不是真正的隐士也不是官吏,王安石虽然受到恩惠但仍然保持清高。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传统角色的超越,以及对独立人格和内心自由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在家与出家、仕途与归隐的对比,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角色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