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丁立捕法,官行劳其勤
出处:《和子仪巡捕蝗》
宋 · 黄庶
天子辍霖雨,兹来泽东民。
威声先公至,暴攘客四邻。
下车坐无事,惩劝裨秋春。
物价以日减,囷仓饱新陈。
俗愚其何知,蝗来遏公仁。
所至不为灾,群飞乱烟云。
公虑种吾土,且为沴气根。
计丁立捕法,官行劳其勤。
老幼千里眉,朝蹙夕已伸。
我知公之德,由此碑齐人。
威声先公至,暴攘客四邻。
下车坐无事,惩劝裨秋春。
物价以日减,囷仓饱新陈。
俗愚其何知,蝗来遏公仁。
所至不为灾,群飞乱烟云。
公虑种吾土,且为沴气根。
计丁立捕法,官行劳其勤。
老幼千里眉,朝蹙夕已伸。
我知公之德,由此碑齐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辍:停止。兹:此、这时。
暴攘:强盗侵扰。
下车:指官员到任。
惩劝:奖惩。
新陈:新谷陈粮。
俗愚:百姓愚昧。
公仁:您的仁德。
沴气:不祥之气。
计丁:按人口计算。
蹙:皱眉。
齐人:齐地的人们。
翻译
天子停止了降雨,来到东方施恩于百姓。您的威望先于您到来,驱赶强盗,安定四方邻居。
您下车后无事可做,奖惩分明如同春秋两季。
物价天天下降,仓库满是新旧粮食。
百姓愚昧无知,只知您阻止蝗灾,展现仁德。
您所到之处未酿成灾害,蝗虫乱舞如烟云。
您担忧我们土地的未来,防患于未然,消除疠气根源。
您制定按人口抓捕蝗虫的法规,官员们为此辛勤工作。
老少皆因您的恩惠而眉开眼笑,忧虑在早晚间消散。
我深知您的美德,您的事迹将与这块碑一同流传在齐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和子仪巡捕蝗》,通过对天子恩泽百姓、子仪(可能指某位官员)巡捕蝗虫的描述,展现了官员对民生的关注和治理成效。首句“天子辍霖雨,兹来泽东民”表达了皇帝停止降雨,亲自前来安抚东部地区的民众,体现了皇恩浩荡。接着,“威声先公至,暴攘客四邻”赞扬了子仪的到来,使得周边的不安定因素得以平息。
“下车坐无事,惩劝裨秋春”描绘了子仪处理政务井然有序,通过奖惩分明,使社会风气得到改善。“物价以日减,囷仓饱新陈”则反映了经济的稳定和丰收景象。然而,诗人并未忽视百姓的无知,指出蝗灾本可避免,但因无知而未能充分利用子仪的仁政。
“公虑种吾土,且为沴气根”强调了子仪深思熟虑,认识到蝗虫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管理。他制定法规,官吏们辛勤执行,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老幼千里眉,朝蹙夕已伸”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愁苦的表情转为喜悦的过程。
最后,诗人直接表达对子仪德行的赞美,认为他的善举将如同齐国的贤人一样被后世铭记。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地方官员造福一方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