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出处:《题融师松斋》
宋 · 张舜民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生活场景,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退隐山林,以大自然为伴,与世隔绝的心境。开篇“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两句,通过对比古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气节,以及自己对待名利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两句则是说诗人在溪水边洗濯自己的衣物,而琴弦断裂后,又自己动手修补,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接受与适应,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内心世界的修养。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两句通过对鸟儿和钓鱼的情形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
最后,“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卧榻搬到西墙下,与大自然更亲近地共度时光,聆听松树在风中的低语,沉浸于这份宁静之中。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放松。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察。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