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更看学士题诗处,犹有奎光壁上留全文

更看学士题诗处,犹有奎光壁上留

到处观风是胜游,偶逢萧寺便寻幽。
谩参贝叶经中语,且憩菩提树底秋。
铃铁送风来绮席,江云将暝入僧楼。
更看学士题诗处,犹有奎光壁上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寺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到处观风是胜游,偶逢萧寺便寻幽”,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游览的热爱,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寺庙,他就会去探寻其中的幽静与神秘。这里的“胜游”不仅指游览的愉悦,也暗含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颔联“谩参贝叶经中语,且憩菩提树底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兴趣与尊重。他虽在参阅佛经,但更多的是为了心灵的休憩与思考,而不是形式上的学习。在菩提树下,他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秋天的景色为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几分凉意与深邃。

颈联“铃铁送风来绮席,江云将暝入僧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脆的铃声伴随着微风,轻轻拂过精美的宴席,而远处的江云在黄昏时分渐渐笼罩了僧楼,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尾联“更看学士题诗处,犹有奎光壁上留”,诗人最后转向了对历史的追忆。他注意到墙壁上留下的学士题诗,这些文字如同古代的星光,虽然岁月已逝,但依然散发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对过往智慧的怀念与传承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它不仅是一次个人的旅行记录,也是对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