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麚方慕类,与子聊低昂
出处:《题申苕青画》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黄鹄在天地,一举知圆方。
游仙未解忧,时时思故乡。
志士贵成仁,松乔非我良。
众人树苦桃,君兰实不成。
众人重鱼目,君珠黯无光。
游艺为丹青,山川日徬徨。
晻霭如鬼神,云霞出中肠。
离忧翳萝木,阳谷不垂光。
麇麚方慕类,与子聊低昂。
游仙未解忧,时时思故乡。
志士贵成仁,松乔非我良。
众人树苦桃,君兰实不成。
众人重鱼目,君珠黯无光。
游艺为丹青,山川日徬徨。
晻霭如鬼神,云霞出中肠。
离忧翳萝木,阳谷不垂光。
麇麚方慕类,与子聊低昂。
鉴赏
此诗《题申苕青画》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黄鹄在天地,一举知圆方”以黄鹄飞翔于天地间,象征着人应当追求高远的目标,把握方向。接着“游仙未解忧,时时思故乡”则表达了即使在仙境中,也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志士贵成仁,松乔非我良”两句,诗人借志士追求仁德之名,而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并非他所追求的理想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思考。随后“众人树苦桃,君兰实不成”和“众人重鱼目,君珠黯无光”两组对比,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与个人独特追求之间的冲突,强调了个体价值的独立性。
“游艺为丹青,山川日徬徨”表现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内心情感,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彷徨与思考。接下来“晻霭如鬼神,云霞出中肠”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如同云雾般难以捉摸,云霞则是内心深处情感的外化。最后“离忧翳萝木,阳谷不垂光”表达了诗人面对离愁别绪时的无助感,仿佛阳光也无法穿透浓密的萝木,象征着内心的阴霾难以散去。而“麇麚方慕类,与子聊低昂”则以动物的群聚行为隐喻人类社会中的归属感与社交需求,与前文形成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入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社会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