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全文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
落照满涨川,归云翼山岫。
达州去未远,望望空回首。
母老儿未齰,何苦事西走。
轻生冒畏涂,用意在升斗。
三复祷雨辞,此道废已久。
恭闻贤侍郎,求才如恐后。
密置郑庄驿,屡接鬷蔑手。
英俊颇云集,岩穴犹辐凑。
菅蒯且不遗,岂独弃枯朽。
矧尝辱英盻,屡以温言授。
私心颇感激,尝欲事奔走。
搅衣中夜起,颒面不尽垢。
平生慕蔺心,已在辕门右。
某也濩洛人,时命大不偶。
读书慕经济,颇亦略句读。
雅意死知已,且复羞自售。
耻为辕下驹,终若丧家狗。
遭乱乏禄食,避地阙田亩。
栖栖穷涂间,但未操井臼。
我公宁忍兹,无令混樵叟。

注释

乡校:乡村学校。
据有:占据。
循檐:沿着屋檐。
黄口:小鸟。
没堤柳:淹没堤边的柳树。
归云:傍晚的云彩。
达州:地名。
齰:咀嚼。
升斗:微薄的收入。
祷雨辞:祈雨的祷告词。
侍郎:古代官职。
郑庄驿:驿站名。
鬷蔑:可能指人名。
英俊:杰出的人才。
岩穴:隐居之处。
菅蒯:草名,比喻人才。
辱:蒙受恩惠。
英盻:英明的目光。
私心:个人心意。
搅衣:因激动而动作紊乱。
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
濩洛人:洛邑人。
经济:治理国家的才能。
句读:断句。
丧家狗:比喻无依无靠的人。
禄食:俸禄和食物。
井臼:汲水和舂米的工具。
樵叟:打柴的老人。

翻译

学校荒废了,鸟雀想占据。
大雨过后转晴,沿屋檐不愿见小鸟。
巴河水势大,傍晚淹没堤边柳。
夕阳映满江面,归云环绕山峰。
达州虽不远,只能空回头。
母亲年迈儿未成,何必向西奔波劳。
轻生冒险,只为微薄生计。
多次祈祷降雨,此法久已废弃。
听说贤侍郎,求才之心急切。
密令郑庄驿站,常与鬷蔑交往。
英才汇聚,隐士也前来投奔。
连草根都不舍弃,怎会抛弃我等。
曾蒙您厚待,常以温言鼓励。
内心深感感激,曾想为您效力。
半夜起身,洗脸却洗不净污垢。
一生仰慕蔺相如,如今在门外等候。
我是洛邑人,命运多舛。
读书向往治国,略通文理。
虽有志于知己,但仍羞于自我推销。
耻做车下小马,最终似流浪狗。
战乱中缺乏食物,流离失所。
困顿于旅途,还未操持家务。
您怎能忍心,别让我与樵夫为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怀旧的情愫,以及对于学问与仕途的复杂情感。

开篇“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直接描绘出一幅荒废学校的画面,反映了教育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紧接着,“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展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后天气转晴的情景,水流沿着屋檐形成小溪,显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环境细微变化的观察。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则是对巴江洪水的描述,通过对比夜间河水暴涨淹没堤岸柳树的情景,表现了自然力的不可预测。随后,“落照满涨川,归云翼山岫”描绘出日落时分光辉映照在充盈的江面,以及云雾环绕在山峦之间的壮丽景象。

诗人接着写道:“达州去未远,望望空回首。母老儿未齿,何苦事西走。”这里流露出一种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以及对于仕途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轻生冒畏涂,用意在升斗"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在轻松自如中探索学问,不被世俗牵绊。

接下来的“三复祷雨辞,此道废已久”透露出诗人对古代圣贤教育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教育衰败的感慨。"恭闻贤侍郎,求才如恐后。密置郑庄驿,屡接鬌蔑手"则是诗人对待遇到的贤能之士和友人的尊重与期待。

“英俊颇云集,岩穴犹辐凑。菅蒯且不遗,岂独弃枯朽”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以及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矧尝辱英盻,屡以温言授。私心颇感激,尝欲事奔走”则是对某位贤士的尊敬和学习之情。

“搅衣中夜起,颒面不尽垢。平生慕蔺心,已在辕门右”描绘了诗人夜里被寒冷惊醒,以及他对学问的执着与追求。“某也濩洛人,时命大不偶。读书慕经济,颇亦略句读”表达了诗人的自述和对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感悟。

“雅意死知已,且复羞自售。耻为辕下驹,终若丧家狗。”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仕途的失望,以及对个人才华未被发挥的遗憾。“遭乱乏禄食,避地阙田亩。栖栖穷涂间,但未操井臼”则是诗人在动荡时世中寻求生计和心灵的庇护。

最后,“我公宁忍兹,无令混樵叟。”表达了对某位尊长或权贵的期望,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不至于让学问与才华在世俗纷争中迷失方向。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反映出宋代社会教育衰败、人才难以得以施展的情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