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檐冬日送清温,疏竹萧萧覆短垣
出处:《题许市接待院壁》
宋 · 王之道
一檐冬日送清温,疏竹萧萧覆短垣。
来就老僧同曝背,不妨危坐默无言。
来就老僧同曝背,不妨危坐默无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檐:屋檐。冬日:冬天。
清温:清凉的温暖。
疏竹:稀疏的竹子。
萧萧:形容风吹竹叶的声音。
覆:覆盖。
短垣:矮墙。
就:靠近。
老僧:老和尚。
曝背:晒太阳。
危坐:端正地坐着。
默无言:静静地不说话。
翻译
冬日阳光透过屋檐,带来一丝温暖稀疏的竹子在风中沙沙作响,覆盖着矮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温馨画面,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捕捉了那一刻的宁静与和谐。"一檐冬日送清温"表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阳光透过屋檐投下温暖的光线,为送别增添了一份温情。
"疏竹萧萧覆短垣"则描写了环境之美,稀疏的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形成一道自然的屏障,覆盖着不高的围墙。这不仅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居住的园林景观,也传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来就老僧同曝背,不妨危坐默无言"更是情境的深化。诗人邀请一位年迈的僧侣共同享受这份阳光之美,两人坐在危座上,却不必交谈什么,只是在心灵的层面上交流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静、和谐氛围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与内心世界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