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中间著幼舆,何如此地卜幽居
出处:《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二》
宋 · 俞德邻
丘壑中间著幼舆,何如此地卜幽居。
棋声夜静客饮酒,花影昼閒儿读书。
尘世覆蕉多得鹿,痴人缘木更求鱼。
先生梦觉浑无事,一笑浮云指太虚。
棋声夜静客饮酒,花影昼閒儿读书。
尘世覆蕉多得鹿,痴人缘木更求鱼。
先生梦觉浑无事,一笑浮云指太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生活画卷。诗人俞德邻以“范仲山”之名,寓居于丘壑之间,选择此地作为隐居之所,体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棋声夜静客饮酒,花影昼閒儿读书”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闲适,客人在夜色中饮酒,孩子们在花影下读书,生活充满诗意和乐趣。
接着,“尘世覆蕉多得鹿,痴人缘木更求鱼”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俗的追求与诗人超脱的心态进行对比。在诗人看来,世俗中的追逐如同在覆盖着芭蕉的尘世中寻找鹿,而痴心的人则在树上寻找鱼,这种行为显得荒谬且徒劳。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洞察与反思,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最后,“先生梦觉浑无事,一笑浮云指太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在经历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之后,诗人仿佛从梦中醒来,内心变得空灵而宁静,面对生活的种种,他以一笑置之,将一切烦恼比作飘散的浮云,指向那广阔无垠的天空,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与超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社会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