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
出处:《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六》
唐 · 姚合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
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
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
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注释
漫:随意。拙:笨拙。
青衫:古代官员的低级服装。
驿使:传递公文或信件的使者。
怜:怜悯,喜欢。
蔬食:蔬菜和粗粮。
吏人:官吏。
草书:不工整的书法。
须:必须,应该。
长久事:长远的打算。
归去:回去。
耕锄:耕田种地。
翻译
随意找个地方安身,如今才明白我过于笨拙。穿着青衫迎接驿站使者,满头白发让我怀念山居生活。
修行的朋友喜欢蔬菜粗食,官吏却嫌弃我的草书字迹。
我必须做些长远打算,还是回去自己耕田种地吧。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篇。诗人通过“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表达了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反思与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曾经的忙碌和追求其实并无多余之处。而“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景,诗人穿着简单的青衫去迎接来往的客人,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山中生活的怀念。
在“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一句中,“道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理解并珍惜诗人的朴素饮食;而“吏人”则是官府中的小吏,对于诗人不拘小节的书信持有偏见。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在世俗与精神追求之间所面临的矛盾。
最后,“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表达了诗人的决心——为了长远的目标,他决定返回到田间劳作,这既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规划,也可能隐含着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精神寄托和个人的自我选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