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出处:《宿山寺遇雨》
明 · 杨文卿
独抗尘容过梵宫,残阳犹自拖微红。
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黄牛下坂前溪雨,绿竹摇窗曲径风。
石露危崖山骨出,水流深涧地喉通。
绳床兀坐清无寐,满耳蛙鸣芦荻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杨文卿的《宿山寺遇雨》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寺中度过的一夜,感受到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独抗尘容过梵宫”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独行,进入宁静的寺庙,尘世的喧嚣仿佛暂时被隔绝。次句“残阳犹自拖微红”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山寺,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
接下来,“黄牛下坂前溪雨”写的是雨后的景色,黄牛悠然走过山坡,小溪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澈。而“绿竹摇窗曲径风”则通过绿竹随风摇曳,暗示了山径的曲折与清幽。这两句动静结合,营造出山寺周围的宁静与生机。
“石露危崖山骨出”进一步刻画了山势的险峻,岩石裸露,山体骨骼般清晰可见。最后一句“水流深涧地喉通”则描绘了山涧流水潺潺,如同大地的血脉,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韵律。
结尾处,“绳床兀坐清无寐”,诗人独自坐在简陋的绳床上,因夜深人静而难以入眠,耳边传来的是“满耳蛙鸣芦荻中”的自然之声,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亲近。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夜雨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