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碧梧针线冷,玉人何处绣鸳鸯
出处:《题芙蓉孤鹜》
明 · 苏葵
秋花倒影杂波光,惊破孤凫梦觉长。
露下碧梧针线冷,玉人何处绣鸳鸯。
露下碧梧针线冷,玉人何处绣鸳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葵的《题芙蓉孤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静谧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首句“秋花倒影杂波光”,描绘了秋天花朵在水中的倒影与波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既表现了秋季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次句“惊破孤凫梦觉长”,通过一只孤独的野鸭从梦中惊醒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命的敏感,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后两句“露下碧梧针线冷,玉人何处绣鸳鸯”,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湖边,露珠在碧绿的梧桐叶上闪烁,仿佛是细密的针线,而“冷”字则赋予了这种景象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意境。最后,“玉人何处绣鸳鸯”一句,以“玉人”比喻高洁美好的女子,她或许正在远处绣着鸳鸯图案,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暗含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以及远方美好事物的深切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