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
出处:《读神仙传六首 其四》
宋 · 程俱
莫作龙眉山头客,三百年不得作直。
故应未办作李公,投身百斛旨酒中。
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
江都王勿预人事,裸虫膏血使谁从汝索。
故应未办作李公,投身百斛旨酒中。
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
江都王勿预人事,裸虫膏血使谁从汝索。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寓言手法,探讨了人生的困境与选择。首先,“莫作龙眉山头客,三百年不得作直”,以“龙眉山”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表达出对人生不易的感慨。接着,“故应未办作李公,投身百斛旨酒中”,这里以“李公”比喻理想中的英雄人物,而“百斛旨酒”则象征逃避现实的酒醉生活,诗人似乎在探讨人在面对困难时是选择奋斗还是逃避。
“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鼓琴先生”可能代表的是内心深处的自我,其“怒色”可能是对现实的不满或挣扎,而“为物役”则暗示着最终可能会被外界事物所束缚,无法实现内心的自由。这句诗反映了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压力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江都王勿预人事,裸虫膏血使谁从汝索”,“江都王”可能象征着权力与欲望,而“裸虫膏血”则是对贪婪与残酷的描绘。这句话警示人们,不应过分介入世俗事务,否则将招致不义与痛苦。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