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全文

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

元 · 袁桷
的的新愁涨碧波,可堪跋马上危坡。
明知风伯秋当路,更候天孙夜渡河。
沙碛共传歌《敕勒》,阴山那复见延陀。
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与自然环境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的的新愁涨碧波”以碧波象征内心的愁绪,生动地展现了情感的深沉与广阔。接着,“可堪跋马上危坡”一句,通过骑马行走在陡峭山坡上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前行的艰难与挑战。

“明知风伯秋当路,更候天孙夜渡河”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风伯代表秋季的风神,天孙则是织女的别称,这里借以表达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无奈与期待。风伯预示着秋季的来临,意味着困难与挑战的到来;而等待天孙夜渡河,则寄托了对转机与希望的渴望。

“沙碛共传歌《敕勒》,阴山那复见延陀”两句,通过历史与地理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敕勒歌》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首民歌,表达了对草原生活的热爱与自豪;而提到阴山与延陀,则可能暗含对历史变迁与民族融合的思考。

最后,“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周廷王会是指周朝时期的盛大聚会,这里比喻需要借助历史的智慧与经验;“惭愧陈人奈老何”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在复杂世事面前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自然环境、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