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粟太仓官琐尾,中流一瓠用廉纤
出处:《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凤衰尺鴳聊栖竹,牛鼎烹鸡只损盐。
粒粟太仓官琐尾,中流一瓠用廉纤。
填饥但煮山君掌,学哑难施百会砭。
列传他年凭雁字,芸香免被蠹鱼嫌。
粒粟太仓官琐尾,中流一瓠用廉纤。
填饥但煮山君掌,学哑难施百会砭。
列传他年凭雁字,芸香免被蠹鱼嫌。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甘蔗生长为题材,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首句“凤衰尺鴳聊栖竹”,以凤凰比喻昔日的显贵如今落魄,只能栖息于竹林,暗示了诗人的身份转变和世事变迁。次句“牛鼎烹鸡只损盐”则描绘了大材小用的境况,如同牛鼎烹煮小鸡,仅浪费了一些调料。
“粒粟太仓官琐尾”进一步比喻官场琐碎,如同仓库中的谷粒微不足道,诗人自嘲官职卑微。接下来,“中流一瓠用廉纤”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清廉节俭,即使身处困境,也坚守廉洁本色。“填饥但煮山君掌”写出了生活的简朴,以山君(山药)充饥,寓意生活虽苦,却能自给自足。
“学哑难施百会砭”暗示了诗人难以直言时局,只能保持沉默,这与“百会砭”(针灸穴位)的隐喻相呼应。最后两句“列传他年凭雁字,芸香免被蠹鱼嫌”寄寓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如雁传书般流传,不至于被遗忘,同时表达了对书籍被蛀虫侵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甘蔗生长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和对清廉人格的坚守,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