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
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
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
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
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黑龙潭大觉寺的游历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花开花落,似乎与微风无关,韶华易逝,却从未辜负任何一位老人,这里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间流转中不变情感的颂扬。
颔联“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进一步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杏林的绚烂。碧绿的潭水仿佛有情感,映照出世界的美好;而经过雨水洗涤的杏林,依然保留着一抹红色,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颈联“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归途,上方泉水潺潺,仿佛净化了世间的一切尘埃,诸天因此显得格外宁静。归途中,山色在雨后的滋润下更加鲜明,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尾联“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春梦虽多,但谁能真正从梦中醒来,洞察世事?与朋友一同探索,或许能寻得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的“不空空”,既指物质上的富足,也暗含精神层面的充实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