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出处:《琴潭》
宋 · 刘克庄
山形若覆奁,潭面如拭镜。
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
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
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闯深畏龙蛰,窥浅见鱼泳。
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
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
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
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
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
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闯深畏龙蛰,窥浅见鱼泳。
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
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
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景象,山形如同覆盖的奁案,潭水光滑如同拭镜。诗人对这种奇特的自然景物表示赞赏,而同时也感慨于千古以来人们往往忽视这些美好的事物。
诗中,“了无扳跻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不为名利所累的心境。而“坐惬幽野性”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泉水潺潺,难以探 穷其源头,而崖壁上的苔藓则与泉水相映衬,显得更加碧绿。
“闯深畏龙蛰”一句,通过诗人对深山中可能存在的神秘生物如龙蛇的敬畏之心,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同时,“窥浅见鱼泳”则表现了诗人在浅水处观察到游弋的鱼儿,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可怜风水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宁静山谷中风和水的声音感到惋惜,因为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中无人欣赏。而“我欲买兹丘”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拥有这样一片山林,以便能够长久居住,摆脱世俗的纷扰。
最后,“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即在没有建造茅屋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处理山中的溪流。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