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奁蚕出千黑蚁,钗梁梅小双青豆
出处:《吴娘曲》
宋 · 陆游
镜奁蚕出千黑蚁,钗梁梅小双青豆。
吴娘十四未知愁,罗衣已觉伤春瘦。
闲寻女伴过西家,斗草归来日未斜。
睡睫濛濛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
吴娘十四未知愁,罗衣已觉伤春瘦。
闲寻女伴过西家,斗草归来日未斜。
睡睫濛濛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和盒子。蚕出:比喻女子化妆时细致入微的动作。
钗梁:钗头上的装饰。
梅小:形容梅花小巧精致。
吴娘:泛指江南地区的美女。
罗衣:丝织的衣物,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裳。
伤春:因春天的景色或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情感波动。
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以草为赌注比赛。
睡睫:熟睡时微微颤动的眼睫毛。
隔帘:隔着窗帘。
微雨:细小的雨点。
杨花:柳絮,象征春天的结束。
翻译
妆镜中的蚕宝宝化作无数黑色蚂蚁,钗头上的梅花小巧如两颗青豆。十四岁的吴娘还未懂得忧愁,但春天的消逝已使她的衣裳显得更加单薄憔悴。
她闲来无事找女伴去西邻家,斗草游戏直到夕阳还未西下。
她的眼睑轻垂,娇媚地快要闭上,隔着窗帘,细雨打落着杨花飘洒在窗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女子日常生活的画面。"镜奁蚕出千黑蚁"写出了女子照镜子时,看到镜中的黑蚂蚁,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蚕事的繁忙;"钗梁梅小双青豆"则以小巧的梅花状发饰比喻少女的青春与娇俏。"吴娘十四未知愁"点出少女年纪尚小,尚未经历人生忧愁,但"罗衣已觉伤春瘦"则透露出她对春光流逝的敏感,衣着的单薄也反映出她的纤弱。
接下来的两句,"闲寻女伴过西家,斗草归来日未斜",展现了少女们天真活泼的玩耍场景,斗草游戏直到夕阳西下。最后两句"睡睫濛濛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描绘了少女午睡的情景,睫毛轻垂,如梦如幻,窗外细雨打在帘幕上,连带着飘落的杨花,更显静谧与娇柔。
整体来看,陆游的《吴娘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十四岁少女的纯真生活和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宋朝江南女子的日常生活和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