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
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名为《徵招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冷鹃啼落西湖月”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凉氛围的夜晚。冷酷的杜鹃鸟在月光下啼叫,西湖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意境。
“词人可怜俱老”,诗人感叹词人的命运多舛,岁月无情,使得他们一同老去,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词人命运的同情。接下来,“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玉笥山被云雾遮蔽,只剩下秋风和夕阳的余晖,暗示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短暂的旅行中,欢乐之情稀少,面对着词人留下的乌丝遗稿,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伤。这不仅是对词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诗人身处竹屋与蘋洲之间,饮酒赏花之际,心中却充满了忧郁与哀愁。这种对比鲜明的场景描写,更加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愁草。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诗人以“愁草”起兴,表达了内心的愁绪,紧闭的闲门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知音的绝迹使得怨琴的悲调无人倾听,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暗淡的芦苇在哭泣,孤独的蟋蟀在哀鸣,窗户前的灯光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刺眼,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诗人似乎在考虑是否应该离开尘世,与已故的词人在另一个世界共同歌唱与吟啸,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向往。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诗人想象着在醉梦中与已故之人相聚,但现实却是无法实现,因此感到后悔没有早点相遇,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