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岩房宿,寒灯不待悬
出处:《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
明 · 王守仁
逢山未惬意,落日更移船。
峡寺缘溪径,云林带石泉。
钟声先度岭,月色已浮川。
今夜岩房宿,寒灯不待悬。
峡寺缘溪径,云林带石泉。
钟声先度岭,月色已浮川。
今夜岩房宿,寒灯不待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前往九华山的途中,对沿途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句“逢山未惬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景的初步感受,虽已见山,但心中尚觉不足,期待更多美景。接着,“落日更移船”一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为了欣赏更多美景而不断调整行船位置的情态。
“峡寺缘溪径,云林带石泉。”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峡中寺庙沿溪而建,云雾缭绕的树林与岩石间流淌的泉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钟声先度岭,月色已浮川。”这两句则转向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体验。远处寺庙的钟声先于视线抵达,预示着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超然;而月光则洒满河面,赋予夜晚以柔和与神秘的色彩。这种由远及近、由听觉到视觉的转换,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最后,“今夜岩房宿,寒灯不待悬。”点明了诗人今晚将住宿于岩石间的僧舍,虽然没有悬挂寒灯,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却溢于言表。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禅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