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闭门百花节,郑郎骑驴索我别
出处:《赠郑元泽别》
元 · 范梈
燕城闭门百花节,郑郎骑驴索我别。
示我高人王右丞,辋川之图澹明灭。
一从辞山去吴越,寤寐乡关五情热。
偶逢此卷即欣然,人间何处无奇绝?虞生教授司成馆,文字精神万人杰。
品题一百二十言,一言不作溪山说。
卿云亦有溪山趣,事与虞言当合辙。
赠朋与亲各有义,颇愧红尘驱蹇拙。
更欲相留度小春,夜深缟杏都成雪。
平旦何以答画图?为解临江双佩玦。
示我高人王右丞,辋川之图澹明灭。
一从辞山去吴越,寤寐乡关五情热。
偶逢此卷即欣然,人间何处无奇绝?虞生教授司成馆,文字精神万人杰。
品题一百二十言,一言不作溪山说。
卿云亦有溪山趣,事与虞言当合辙。
赠朋与亲各有义,颇愧红尘驱蹇拙。
更欲相留度小春,夜深缟杏都成雪。
平旦何以答画图?为解临江双佩玦。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赠郑元泽别》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郎在燕城百花节时的离别场景。首句“燕城闭门百花节”点出季节和地点,气氛温馨又带着几分寂寥。郑郎骑驴来访,诗人借此机会向他展示了一幅王右丞的辋川图,画面淡雅明灭,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一从辞山去吴越”表达了诗人离开山水的感慨,而“寤寐乡关五情热”则流露出他对家乡的炽热情感。诗人对画卷的欣赏,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认为人间处处皆有奇妙绝伦之处。
接下来,诗人赞扬了虞生教授的才华,他的文字精神出众,品评画卷时并未落入寻常的溪山话题,而是另辟蹊径。诗人也自谦在世俗纷扰中显得笨拙,但对友情和亲情的理解却深沉而真挚。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与郑郎共度春天的愿望,然而夜晚降临时,窗外的杏花如雪,暗示着离别的凄凉。诗人以“为解临江双佩玦”作为回应画卷的方式,寓意着深深的告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对画卷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艺术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