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舲溯长河,风物喜清美
出处:《十六日晚发六合》
明 · 陈琏
扬舲溯长河,风物喜清美。
茫茫秋水平,淡淡暮山紫。
倏焉月东升,光彩腾万里。
孤鸿何处来,清音落人耳。
茫茫秋水平,淡淡暮山紫。
倏焉月东升,光彩腾万里。
孤鸿何处来,清音落人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逆流而上,沿途所见的秋日风光,以及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扬舲溯长河”,简洁有力地展现了诗人行舟于河流之上,逆流而上的壮阔景象。接着,“风物喜清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清新美景的喜爱之情。
“茫茫秋水平,淡淡暮山紫”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秋水浩渺、远山如黛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画面逐渐过渡到夜晚:“倏焉月东升,光彩腾万里。”月亮从东方升起,其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孤鸿何处来,清音落人耳”两句,以一只孤独的大雁作为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大雁的清脆叫声仿佛直接落入诗人的耳中,引发了他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静谧夜晚中的内心独白,充满了诗意与哲理。